立足於華爾街,致力打造全球華人企業上市融資專業平臺。
美國、香港、新加坡、澳洲、英國、歐洲上市保薦商。
IPO保薦商,SPAC發起人,OTC反向並購服務商。
當地時間2024年12月30日,納斯達克公布了一項針對首次公開募股(IPO)規則的調整方案(目前僅為提議階段,尚未正式成為規則),意圖對中小型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條件進行優化。該方案已得到納斯達克董事會的審核通過,目前正等待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(SEC)的進一步審核批準。一旦該提議得以實施,中小型企業在納斯達克的上市門檻將顯著提高。
「這項新的提議表明,大多數中小型企業將難以達到納斯達克的上市標準。據統計,2024年全年共有60家中國企業通過IPO(不包括SPAC IPO)成功登陸美股市場,其中58家選擇了納斯達克。然而,如果按照新的提議標準來篩選,僅有8家企業能夠達到要求,占比僅為12%。」新規則一旦落地執行,預計將對多數中小型企業的納斯達克上市之路構成嚴峻挑戰。
https://www.federalregister.gov/documents/2024/12/30/2024-30898/self-regulatory-organizations-the-nasdaq-stock-market-llc-notice-of-filing-of-proposed-rule-change
納斯達克市場目前劃分為三個層級,自高至低分別為:全球精選市場(Global Select Market)、全球市場(Global Market)以及資本市場(Capital Market)。
針對全球市場與資本市場這兩個相對較低層級的市場,納斯達克方面提議對《上市規則》中的第5405條與第5505條進行修訂。修訂內容要求,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或資本市場進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(IPO)的公司,必須完全依靠發行所得來滿足所規定的非限製性公開持股最低市值(MVUPHS)要求。換言之,這些公司在計算其最低的公眾流通股上市要求時,將不再納入轉售股東或遺留股東(即合並前的原股東)所持有的任何股份。
這一調整意味著,以往那些為轉售而註冊的股份,將不再被計入符合上市條件的流通股份範疇之中。
新規則:主要變化
根據2024年12月30日的提議,新規則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,影響主要是中小型公司:
公眾持股市值計算新準則:依據新規,上市公司需以「發行募資所得」為基準,來核定滿足條件的「非限製公眾持股最低市值」。據此,轉售股東或遺留股東所持股份將不再納入考量範圍。僅公司高管、董事及持股超過10%的股東以外的公眾股東所持股份,方符合上市要求的計算標準。此變革或將使得眾多中小型公司,特別是那些原股東或轉售股東占比較高的企業,面臨上市門檻的提升,難以滿足既定條件。
從OTC市場轉板的公司: 對於那些從美國場外交易市場(OTC)轉板至納斯達克的公司,公開募股的規則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,進一步提高了上市的難度。
也就是說,如果股份曾經被註冊用於轉售,且不屬於公司高管、董事或大股東,那麽這些股份將不再被計算為流通股市值,也就是說,公司在計算是否符合上市要求時,只有公開募股中新增的股份才會被計算在內。
對擬上市企業的影響,募資規模要求提高,上市門檻實質上提升,需要更充分的融資準備和備份方案。
THE END